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资讯
《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》解读之四|提升综合承载能力
时间:2022-09-08   访问量:1075

 区域中心城市对一个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引领、集散、辐射功能是全方位的,核心功能承载区是其中最重要的载体和依托。就酒泉区域中心城市而言,文化旅游功能的核心承载区是敦煌市,其他所有核心功能都需要在肃州区实现,必须通过核心功能承载区的建设,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,强化聚合效应,加快推进各类要素集聚,构筑区域高质量发展新优势。

 《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第三部分为“提升综合承载能力”。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城市的物理功能层面来讲。

 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决定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、聚集力、影响力,作为区域中心城市,应当具备相较于周边其他城市更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、综合服务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基础,来承载相应的城市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。这一部分主要从突出核心功能承载区建设、提升肃州区核心承载能力、提升敦煌城市建设水平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,对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综合承载能力进行了阐述。

 第一方面:突出核心功能承载区建设

 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一项长期、艰巨、复杂的系统工程,必须有大视野、大格局。要立足引领带动河西走廊、集散辐射甘青蒙新、更好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制定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规划,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、发展路径、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,定好时间表、任务书、路线图,统筹指导全市各个方面工作向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方向推进。

 对此,《意见》指出,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力、辐射力、聚集力,关键在于核心承载区。立足酒泉地域广阔、城镇布局分散以及历史文化、基础条件等实际情况,顺应产业升级、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,坚持“两极联动”思路不动摇,突出肃州区和敦煌市两个核心承载区建设,依据各自功能定位,统筹做好设施改造、功能完善、业态丰富、空间预留、项目谋划、环境营造等工作,提高总体规划水平,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精细管理水平,增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积聚和辐射带动作用,加快建设绿色、宜居、韧性、智慧、人文城市。

 第二方面:提升肃州区核心承载能力

 肃州区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,所以要统筹新老城区发展,不断加快老城区城市更新改造步伐,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,进一步加大新城区建设力度,增强新兴高端智能的承载能力,通过新城区建设带动老城区改造,通过老城区更新推动新城区功能跃升,构建新老城区协同发展格局。要着眼打造区域性商贸消费中心,强化商贸服务功能,布局建设大型商超、物流基地、专业市场、高端酒店、商务楼宇,争取更多企业总部落地。着眼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,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扶持众创空间、孵化加速空间、研发基地等项目建设。着眼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和区域医疗服务中心,优化教育布局,提高教育水平,全力推动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。着眼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,加快招引各类金融业态进驻酒泉,培育壮大信托、融资租赁、产业基金、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产业。

 《意见》指出,立足彰显肃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,坚持科学规划、统筹推进,坚持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开发并重,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,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,着力提升人口聚集能力、产业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,引领河西走廊城市群发展。注重老城区历史文脉传承和古城风貌保护,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推进老旧小区、城中村、棚户区改造,强化“拆迁增绿”“拆违增服务”,高品质建设公共开敞空间,打造酒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展示区和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。新城区要立足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,坚持规划引领、强化系统思维,高品质开发、高标准建设,突出绿色低碳引领区、航天科技展示区、产城融合示范区功能定位,健全完善二期功能,基本完成三期主体功能区建设,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承载融合,加快企业总部、酒店、研发机构、商业商务功能落地,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打造河西走廊城市群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。深度挖掘“玉”“酒”“泉”三大文化资源,紧紧围绕航天主题公园建设,积极构建地方特色鲜明、产业优势明显、发展重点突出的大景区发展格局,大力开发节会、赛事、演艺等文化产品,积极培育精品旅游线路,加快肃州区第一旅游目的地建设,全面塑造肃州旅游发展新优势。

 第三方面:提升敦煌城市建设水平

 敦煌是甘肃的“会客厅”,也是酒泉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中心的核心承载区。要以世界文化圣殿和国际文化交往门户为目标,全面拉开城市发展框架,建设文化之城、艺术之城、文创之都和会展之都。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,整体提升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。加强文创产业发展的总体谋划和政策支持,促进更多原创性强、国际化、时尚化的文创产品面市,促进更多市场成长性好的文创企业在敦煌集聚。主动寻求各类战略合作伙伴,招引更多知名展会落户敦煌,构建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。积极推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,加强与周边市州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合作,持续放大“敦煌飞天”等品牌效应,着力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中心,建设与敦煌地位相匹配的文旅项目,推动敦煌文旅产业实现新的更大提升。

 《意见》指出,突出敦煌对外开放古郡形象,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、价值理念,加强与国际国内城市交流合作,全面展示敦煌人文历史,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,再现古郡繁荣辉煌。将敦煌文化元素、敦煌艺术元素与城市建设相结合,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、城市肌理、建筑风貌,高水平打造城市标志和城市品牌,整体提升城市文化艺术氛围。打造会展文创之都,打响敦煌会展品牌,力促更多知名展会落户敦煌,构建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。打造敦煌文创IP,促进文创产品国际化、时尚化。更大力度招引文旅项目,打造城乡建设与文化地位相匹配,市民文化素质文明素质与甘肃国际会客厅要求相一致,会议展览影响力与会展之都定位相符的敦煌城市文化名片,多角度、多形式展现敦煌文化特色和城市魅力。

 第四方面:推动城乡融合发展

 区域中心城市首先是区域经济的中心,必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,构建创新引领、要素协同、链条完整、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,实现经济发展量的不断积累和质的持续提升。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力度,着力推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,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注入源头活水和强劲动能,不断提高酒泉在河西走廊城市群中的经济首位度。

 对此,《意见》指出,坚持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途径,以发挥优势、彰显特色、协同发展为导向,加快构建工农互促、城乡互补、全面融合、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,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,按照规模适度、产业集聚、功能集成、要素集约的要求,不断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,强化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融合,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,着力培育带动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、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城镇体系,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%以上、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80万左右,推动城镇发展动能持续增强,促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。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以农房改造为牵引,一揽子完善提升乡村水、电、路、气、通信、物流等基础设施,推动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,做好农村基础性、普惠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,到2030年全面完成全市4.6万户土坯房改造任务,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,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。


 来源:酒泉日报